实验室门的密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自动关闭功能:实验室的门应能自动关闭,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实验室内外的空气交换,保持实验室内的环境稳定,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观察窗设置:门上宜设置观察窗,方便在不进入实验室的情况下观察内部情况,减少因频繁开关门而可能带来的气流扰动和污染风险。
门锁与互锁装置:实验室门应设置门锁,在需要时可以限制人员进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的正常进行。对于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当主实验室和缓冲室的门多于一扇时,应采取互锁措施,防止两扇或两扇以上的门同时开启。
密封条:在门框与门扇之间安装高质量的密封条,确保门在关闭时能够紧密贴合,防止空气泄漏。密封条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频繁的开关门操作而不易损坏。
整体焊接结构:气密门门体和门框宜采用整体焊接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的气密性更好,相比拼接结构形式的门体和门框,它不需要大量使用密封材料,从而提高了耐化学消毒剂腐蚀性和耐老化性能。
可调铰链和锁扣:为克服建筑施工误差和气密门安装误差以及长时间使用后气密门运动机构间隙变化等问题,宜设置可调整的铰链和锁扣,以便适时对气密门进行调整,保证实验室具有优良的严密性。
门与围护结构的连接:气密门宜直接与土建墙连接固定,与强度较差的围护结构连接固定时,应在围护结构上安装加强构件。气密门两侧、顶部与围护结构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密封处理和安装调整。
缝隙处理:实验室围护结构缝隙和贯穿处接缝需可靠密封,防止空气通过这些缝隙泄漏。在门框与墙体的连接处,应使用密封胶等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确保整个实验室的气密性。
压力控制:实验室内的压力控制对于门的密封也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确保实验室内的压力梯度稳定,使门在关闭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密封状态。